動物藥品的現況與未來走向

台灣龍馬躍 朱建信採訪文章

  近年來少子化的影響,不婚主義者持續攀升,飼養寵物作伴已蔚為風潮,造就了寵物商機蓬勃發展。除了寵物用品的崛起外,由於飼主比起以往更加注重寵物的健康狀態,使得動物藥品的未來走向更顯得重要。而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動物藥品事業除了加強本身的研發能力外,更必須學習如何在大環境中生存,進而引領產業前進。此次,我們有幸訪問到臺灣知名動物藥品公司「臺灣龍馬躍股份有限公司」的朱建信總經理,以其多年的豐富經驗分析動物藥品產業的現況與導向。
事實上,目前動物產業以經濟動物為大宗,寵物的部分相對較小,若將後者以百分比來劃分,飼料約佔寵物產業的 50% - 60%,而藥品的部分僅為 15% - 18%,剩下的則為寵物用品與服務等。在動物產業中比例不大的藥品事業針對功能而論,大致可分為疫苗、內外寄生蟲、動物疾病用藥以及營養品四大類。而疫苗在全世界其他地區的動物藥品中,需求量為最大,其次則是內外寄生蟲藥物;而臺灣卻恰好相反,由於氣候高溫潮濕,是最適合寄生蟲生長的環境,常見的跳蚤、壁蝨幾乎全年是牠們的活動期;再者,民眾對於疫苗施打的觀念普遍不足,種種原因致使疫苗的需求量反比寄生蟲藥品來得少。

  而動物疾病用藥方面,多以人用之西藥經調整藥量施於患畜上;至於寵物的營養品則是近期才開始,早在十年前,便有人注意到這方面的發展潛力,將營養品引進臺灣,卻因當時飼養觀念的不成熟而大多慘遭滑鐵盧。一直到近幾年,經濟條件提升、民眾飼養風氣的改變以及寵物壽命延長等種種影響,市場需求變大了,業者索性再度引進營養品,並獲得成功。對此,朱總經理表示,較之其他動物藥品,營養品的經營實屬不易,因為其需長期服用才能見效,偶爾不吃也不會產生影響,加上營養品的忠誠度易變,故品牌的經營策略也是搶佔市場的ㄧ大關鍵。

  談到品牌的經營策略便不得不提到臺灣龍馬躍對內外寄生蟲藥的推展,它旗下的「蚤不到」與「犬新寶」儼然成為飼主選購時的第一品牌,朱總經理說出其行銷策略最大的利器亦是和獸醫師的緊密配合,透過醫師專業角度給予畜主建議,累積了一定的顧客群與知名度後,近幾年才進行廣告宣傳與獸醫師的活動,成效更是事半功倍。不過,隨著藥品配方專利的年月限制,不免出現許多本土廠商爭相仿製這些學名藥,並且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售出,造成市場的分化,而朱總經理則有信心地表示,雖然是相同的成份,卻因製藥過程的不同有所區別,以「蚤不到」來說,等到學名藥的上市,他們早已推出新一代含有抑制蟲卵生長的附加功能,甚至是未來第三代更強效的壁蝨防護作用,因此,即使專利期已過,亦有新產品的研發上市,是那些缺乏研發部門的仿製廠商所望塵莫及的。

  對朱總經理而言,消費者能直接指定「蚤不到」,是他品牌經營的最大收穫,若一直仿做學名藥而不知進步,最後只能淪為價格競爭,這絕非他所樂見。但即使擁有優秀的研發部門,在進口販售和專利登記取得等程序曠日廢時下,平均新藥品的登記約在三到五年,比其他國家緩慢許多,這使得獸醫師與民眾可以享有新藥的速度也隨之延宕。如此情形對寵物藥品產業而言,不僅影響業績銷售,更面臨「商譽」的危機,許多顧客早已得知國外新藥的上市,卻遲遲不見引進國內,因而質疑企業的執行能力不足也是常有的情形。朱總經理進一步指出,對於法規制度的鬆綁與否,其實並非寵物產業所面臨的最大癥結,畜主的教育提升才是問題所在。

  許多動保團體竭力呼籲民眾關注流浪動物,事實上居家寵物更需要被重視。從寵物疾病預防的角度來看,有些疾病在臺灣不常見,如狂犬病即是,一些獸醫師與畜主認為其疫苗的施打可有可無,但人類一但被感染狂犬病的患畜咬傷,存活機率微乎其微,再者,中國大陸屬於狂犬病疫區,而其遊客來台也增加了疾病傳染的風險,實是不可小覷。因此,最好能夠透過學校作相關的調查以供防疫計畫的調整,並且做好宣導工作,讓民眾瞭解疫苗每年施打的重要性。此外,業者舉辦飼主教育會時,應以未來商機作鋪路為目的,不要急著從中謀利,如此方能為企業形象加分。

  綜觀動物藥品的發展,推動的關鍵應從教育著手,提升畜主相關知識水準,也就提高了市場需求,最重要的是,為自家寵物選擇藥品時,這些不斷累積的正確知識,自然能讓良莠不齊的藥品企業立見高下,而當然,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生態中穩固,業者本身需要精進自身專業與服務,如此一來,便能共創臺灣寵物產業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

《本文出自PIDA寵物產業情報誌 July 2013,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拷貝!》